1948年的上海,物价飞涨得令人瞠目结舌。一斤大米的价格,从早上到晚上能翻十几倍。街头巷尾,人们排着长队抢购日用品。有人为了买一块肥皂,差点跟别人打起来。这种场景,在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的上海,这却是司空见惯的日常。
11月5日,蒋经国黯然离开上海。他来时意气风发,走时却如丧家之犬。这位意图在上海大展拳脚的“太子爷”,最终碰得满头包。他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的挫折,更是整个国民党政权溃败的缩影。
回顾这几个月的闹剧,简直像一出荒诞剧。蒋经国初到上海时,雄心勃勃要“打老虎”。可他哪里知道,上海滩的水有多深。这里的“老虎”们,个个都是老奸巨猾之辈,哪是他这个愣头青能对付的。
蒋经国的第一个目标是杜月笙。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杜月笙就是上海的“地下皇帝”。蒋经国以为抓了杜月笙的儿子和女婿,就能让这个“老虎”低头。谁知道,杜月笙非但没被吓倒,反而给蒋经国来了个釜底抽薪。
9月初的一天,蒋经国召集上海各界大佬开会。他本想在会上给杜月笙一个下马威。哪知道杜月笙来得比谁都晚,一进门就给蒋经国来了个回马枪。杜月笙说“蒋先生,你要查就查个彻底。我建议你去查查扬子公司。”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扬子公司可是孔祥熙家的买卖,背后站着的是宋美龄。蒋经国这下可算是踢到铁板了。
蒋经国硬着头皮去查扬子公司,结果发现了大量走私物资。他一时冲动,下令逮捕孔令侃。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宋美龄闻讯大怒,立马飞来上海兴师问罪。蒋介石也不得不从北平赶来收拾烂摊子。
最后,蒋经国不但没能“打老虎”,反而自己成了笑柄。孔令侃不仅安然无恙,还借机大肆抹黑蒋经国。上海滩的老百姓看着这出闹剧,只觉得可笑又可悲。
其实,早在蒋经国来上海之前,上海的情况就已经糟糕透顶。通货膨胀严重到了什么程度?1937年能买两头牛的钱,到1947年只够买三分之一盒火柴。再过一年,物价更是涨了五百万倍到一千一百万倍。
为了挽救局面,蒋介石想出了个馊主意发行新货币“金圆券”。这下可好,老百姓手里的钱顷刻间变成了废纸。街头巷尾,到处是哭天抢地的人。
蒋经国来上海,就是为了推行这个“金圆券”政策。他一到上海就大放厥词,说要“打倒豪门资本”,“不惜以人头来平物价”。结果呢?老百姓的钱被换成了一堆废纸,真正的大鳄们却屁事没有。
最讽刺的是,蒋经国自己也栽了跟头。他本想借着打击扬子公司立威,结果反被人家摆了一道。孔令侃不仅没事,还借机大肆抹黑蒋经国。到最后,蒋经国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上海。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这些大人物的争斗,不过是个笑话。可笑话的代价,却是百姓们的血汗钱。金圆券政策失败后,上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物资奇缺,连棺材都成了紧俏货。有人家里死了人,买棺材还得让棺材店派人来“验尸”,生怕有人囤积居奇。
11月1日,国民党政府终于承认失败,停止了这场闹剧。可对于已经倾家荡产的老百姓来说,这个结果来得太晚了。
有人说,蒋经国在上海的这场闹剧,就像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闯入了一群老狐狸的地盘。他以为自己是来“打老虎”的,结果连只老鼠都没逮着,反而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这话虽然刻薄,却也不无道理。毕竟,在那个乱世里,单凭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必一运动(B·SPORT)必一运动(B·SPORT)
电话:0512-81638966
固话:0512-81638966
地址:昆山市玉山镇城北中路1288号正泰隆国际装备采购中心5号馆108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