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做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2025年是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煤矿是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的重点领域。如何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找准煤矿安全生产之“本”,攻克阻碍安全发展之“坚”?我们将分三期,呈现不同产量规模、不同所有制煤矿企业负责人的想法和做法。
河曲露天煤业公司是山西焦煤集团山煤国际公司旗下的千万吨级露天煤矿,2016年投产,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达标煤矿、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煤矿。
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河曲露天煤业公司确定了100项具体工作任务清单,目前已建立了全覆盖5G网络、数据中心和智能综合管控平台,能够实时掌握安全生产状况,对采剥、运输、调度等的全过程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实现了智能化采排作业、边坡自动检测、污水处理站智慧运营管理、“天眼工程”全监控等。
河曲露天煤业公司引入智能测孔机器人,替代传统的人工测孔作业。该机器人融合了卫星导航、AI(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以及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自主进入钻孔,快速准确测量关键参数,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同时,河曲露天煤业公司为作业人员配备的近电报警器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抗静电抗干扰能力强,可根据不同电压等级调节档位、设置报警距离。
今年,河曲露天煤业公司将锚定“零事故”目标,坚持管理强安与科技保安并重,大力推进智能化技术应用,构建“人防+技防+智防”于一体的安全防控体系,加快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一是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应用视频监控系统和数据统计模型,抓好作业前安全风险辨识及安全确认,优化变化环节和非常规作业管控机制,坚决做到源头治理、超前防范。
二是持续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充分借助AI、VR(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手段,融合集中授课、模拟演练等,打造更为务实管用的安全培训模式。
三是巩固拓展智能化建设成果。紧紧围绕“减人、增安、提效”,持续提高已有智能化项目作业效率,探索实施遥控钻机、遥控推土机、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等项目,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陕煤集团榆北煤业中能煤田公司袁大滩煤矿(2021年投产,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制定攻坚方案、明确攻坚任务、压实攻坚责任,挂图作战、统筹推进,结合实际制定专项措施,已完成112项治本攻坚任务。
我们构建“九全九双”安全管理体系,严格开展“1+4+N”安全风险辨识,严格落实“五合一”隐患排查,积极开展“三个立即”警示教育,持续推进包保领导进区队开展安全宣讲,进一步深化领导带班、专项跟班、区队双跟班“三重”管控。采取水害治理“131”管理措施,2024年累计钻探工作量3.6万余米、物探工作量2.1万余米,超前消除采掘风险;持续推进采空区积水疏放工作,消除了采空区水害威胁;强化粉尘灾害治理,创新建立“长压短抽+无动力水旋式雾炮+全断面净化水幕”综合除尘模式,综合除尘率由51%提升至83%。
同时,我们持续改进超长工作面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技术,缓解巷道变形状况,为400米超长工作面安全回采夯实基础;开展矿井区段合理窄煤柱尺寸研究与应用,从根本上减小邻空巷道围岩动压影响,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以“应用+运维+人才”为抓手,全面推进智能化巩固升级,建成400米超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快掘工作面等。
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剖析制约安全生产的根本原因,开展专题推进、专项治理,直击要害、全面攻坚,积极推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我们将扎实开展学法规、学标准、学条例、学技能工作,贯彻落实“专业首席+赛马竞聘”全员导师制,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以“老带新+新促老”方式,实现专业技能、思想文化相互促进;推进“2+N+1”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有效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开展好安全宣讲,筑牢干部职工安全思想防线。
我们将严格落实重大风险超前预判管控措施,完善“1312”特殊工程安全管控机制,强化高风险作业、单人岗作业安全管理和特殊时段的安全监管,落实“双十”排查、安全预想等管控措施;严格隐患排查治理,深挖隐患成因,强化治理过程监管,落实隐患线上实时闭环,实现隐患动态清零。
我们将超前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做到“探查精准、因素清晰、防控到位、治理有效”;运用物探、钻探手段,查清水害因素,实施超前治理,确保采掘安全;加强监测监控精准管理,强化现场24小时巡查,严防各类传感器超限报警。
华阳集团一矿拥有近70年的开采史,存在生产系统复杂、井下战线长、人员冗余等问题。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2024年以来,我们扎实开展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将“隐患动态清零”作为攻坚目标,建立“全链条排查、清单化整改、动态化清零”三大机制,构建起“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成效巩固”的闭环管理体系,将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我们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认线+N”风险辨识,建立“矿综合排查、系统专业排查、区队细化排查、班组自主排查、岗位主动排查”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做好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及重大风险防范。严格落实“红黄牌、红线”管理规定,加强变化和非常规作业管理,狠抓习惯性违章、重复性隐患整治。同时,按照“五定五落实”要求,建立事故隐患台账,实行分级分类闭合管理。2024年,开展全覆盖安全大检查24次,累计查出隐患3853条,均已整改完毕。
我们坚持“无监管不作业、无监控不作业”原则,持续加大干部常态化跟班、“网格化”安全包保、“两级”小分队动态督查、安监员专职盯防力度,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天眼”监督作用,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人的行为等进行全方位监管,确保现场管理程序化、岗位作业标准化、人的行为规范化。
我们纵深推进“3+9”安全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岗前“三宣誓”等活动,为全员发放平安手册、“明白卡”,有效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坚持以岗位实操、“手指口述”、事故警示教育等为重点,扎实推进班前“每日一题”、班中“每周一学”安全培训和“日日学、月月考”等,确保全员持证率、素质提升覆盖率均达100%。2024年,职工“三违”行为明显减少,一般“三违”同比下降31.3%,严重“三违”同比下降60.1%。
今年,我们将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上入手,完善“系统主导、业务监管、队组管控、岗位落实”工作体系,扎实开展标准化达标竞赛、自查自评等工作,严格落实回采工作面“三直一平两畅通”、掘进巷道“八线”管理等要求,为职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用好用活“1453”安全亲情帮教体系,创新“线上+线下”活动形式,将亲情帮教延伸至队组、班组,覆盖到每一名职工、家属,打通企业与家庭安全共建的“最后一公里”。
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公司乌东煤矿(2013年投产,年生产能力600万吨)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理念,通过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大幅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截至目前,乌东煤矿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7000多天,再次刷新安全生产长周期纪录。
2024年,我们按照“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全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各层级责任清单,修编制度349项、设备操作规程61项,推行安监员履职打分排名奖励机制,一体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使“齐抓共管”由工作要求变为具体责任。
同时,我们对照年度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薄弱环节隐患排查整治,每周召开分析会,督办推进各类隐患整改落实。国家能源集团挂牌1项重大安全隐患,我们已实现闭环销号。我们顺利完成西区主井皮带更换、北区立风井维修等51项高风险作业,并有效管控6项重大安全风险。2024年,我们开展大检查12次,排查各类隐患3.7万余条,整改率达100%,矫正培训1483人。
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是2024年我矿的首要任务。我矿南区东翼边界紧邻众兴煤矿。众兴煤矿关闭后受铁厂沟河潜水补给,造成采空区积水持续上涨,积水量约150万立方米。我矿生产标高+425米,众兴煤矿老窑水位标高+645米,存在220米高差,造成巨大的水头压力,同时积水长期浸泡矿界煤柱,导致煤柱完整性、稳定性变弱,严重威胁安全生产。
为消除水害威胁,我们积极组织协调,仅用53天就完成全部工程,消除了一直以来影响我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盘活了生产接续,提前释放3个月的煤炭产量约41.1万吨。
2025年,我们将继续坚持系统谋划、源头治理,持续巩固治本攻坚成果,用实际行动为煤矿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中国中煤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门克庆煤矿(2020年投产,年产能800万吨)切实践行“六个三”安全管理要求,即抓好思想认识、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三件事”,建立安全保障、安全监督、技术支持“三个体系”,提升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水平,狠反“三违”,强化外包工程、外来队伍、外协人员“三外”安全管理,严格人车、生产与非生产人员、不同专业人员“三分离”管理,实现安全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我们通过优化“12334”安全管理体系,创新“六思而行”岗位风险确认模式,建立井下AI(人工智能)“三违”智能识别抓拍系统,有效减少了现场“零敲碎打”事故。围绕“局部跟进、靶向解危”防治目标,形成了沿空回采和沿空掘进两种卸压治理模式,不断推广应用新工艺、新设备,破解冲击地压难题。
2025年是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基固本之年。我们将继续强化底线思维,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健体系、控风险、除隐患、夯基础,切实以高水平安全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严格执行老空水害防治查全、探清、放净、验准“四步工作法”,持续推广应用沿空掘巷限压循环放水、远距离定向疏放水、人工堤坝引流、集中疏排等“七位一体”采空区水害立体防控技术,实现综采工作面控水、减水开采。聚焦“零冲击”管理目标,强化防冲设计方案会审、重大风险研判,加强动态风险监测管控,持续抓好低位顶板爆破、煤层卸压等工程;应用井下超长孔水力压裂技术、水力扩孔掏槽卸压技术和中位关键层轴向割缝预裂爆破工程技术,进一步降低煤岩体应力。
我们从严抓好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措施落实,加大装备升级改造力度,推广应用本质安全装备,突出自动保护装置管理,确保各系统保护齐全、灵敏、可靠;深入开展安全模拟体验,强化VR(虚拟现实)事故警示教育,打造沉浸式培训体验。
我们在井口设置“平衡木”入井检身项目,要求所有入井人员下井前先通过“平衡木”进行体检,确保入井人员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良好。发挥掘进工作面“电子围栏”作用,实现“生产管控+安全监控”双重管理。在井下主要作业地点、关键环节等全部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持续扩大AI视频监控覆盖面,提升视频反“三违”能力,实现“无视频不作业”。
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国网能源新疆准东煤电有限公司准东煤田大井矿区二号煤矿(2024年投产,年生产能力600万吨)将10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分解细化为40项具体工作措施。
一年来,我们以高起点建设智能化示范煤矿为抓手,将智能化建设与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等有机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以智能化建设为根基,不断推进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截至目前,我们已建设2个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生产指挥控制中心),3个平台(生产集中控制平台、安全集中监测平台、生产运营平台),4张网(F5G工业控制环网、安全监控环网、F5G视频万兆环网、办公网),以及生产集中控制系统、安全集中监测系统等共计65个子系统。去年,我矿顺利通过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达到了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中级智能化水平。
我们建设了重大灾害精准预测平台。该平台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场景构建技术,通过对水、火、顶板、粉尘、瓦斯等灾害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对异常信息早期筛选、自动锁定、趋势预测,解决了信息孤立及分散等问题,提高了预测预警精准度。针对煤矿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该平台实现了对甲烷、一氧化碳、氧气、温度、粉尘等数据的统一传输和分类存储,具备自动报警、馈电异常报警、故障诊断、标校提醒等功能。一旦井下出现异常情况,该平台能第一时间告知专业人员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我们建有VR(虚拟现实)培训中心,充分利用VR、3D互动等技术,将井下易发生的事故,如瓦斯爆炸、顶板冒落、透水等事故进行高精度再现,让从业人员在体验中直观感受事故发生瞬间及其造成的严重破坏。相较于传统的被动式安全培训,这种互动式培训不仅更容易激发职工的学习兴趣,增强职工的参与感,还加深了职工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培训质量。
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智能通风系统、推进地质建模与应用等,推动煤矿智能化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苏权科:住房建设需要“死磕”精神,“名字上墙”倒逼责任落地丨“3·15”访谈
【行业资讯】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战,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时间表”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八次全体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线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2025能源工作定调:有序实施煤炭产能储备制度,持续增强煤炭生产供应能力
全路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热潮
电话:0512-81638966
固话:0512-81638966
地址:昆山市玉山镇城北中路1288号正泰隆国际装备采购中心5号馆1083室